古来画竹谁最豪,萧悦不及王维高。
文同之后到景献,学得南唐金错刀。
齐纨新裂裁成扇,顷刻春雷穿铁砚。
图成标以袅翠名,宛似黄陵庙前见。
九疑峰高云气迷,天寒日暮娥英啼。
乎中瑶瑟不敢鼓,恐有凤凰来上栖。
宣和年间好时节,徽庙丹青更奇绝。
南渡王孙爱墨君,犹是东都旧枝叶。
二百年来迹已陈,烟梢露叶长清新。
有熊乘衣今复睹,制筒未必无伶伦。
诗人尚友须千古,寞搜心内良工苦。
安得此图挂北窗,坐听秋声起风雨。

【注释】

景献:唐宣宗李炎。王维:唐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南唐:五代十国时期,由李璟建立,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市)。金错刀:一种装饰精美的铜器。齐纨:古代的一种白色细绢。袅翠:形容女子的发髻。宛似:好像。黄陵庙:相传是舜帝和娥皇、女英的祠庙。九疑:山名,在今广西。瑶瑟:玉制的瑟。宣和年间,指宋徽宗赵佶时期。丹青:绘画。墨君:指王诜。制筒:制作乐器。有熊:指《楚辞》中的《天问》一文,作者屈原。乘衣:指穿着皮毛衣服的人。伶伦:传说中黄帝时的乐官,善于制作各种乐器。诗人尚友须千古,寞搜心内良工苦。寂寞搜寻,心中良工之苦。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写景献太子墨竹图。

首联:“古来画竹谁最豪,萧悦不及王维高。”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画竹最好的是谁?没有人能比得上王维。萧悦是唐代画家,他的画竹子很出名。这里用“最豪”二字,突出了王维绘画技艺的高超,也表明了诗人对于王维的极高评价。

颔联:“文同之后到景献,学得南唐金错刀。”意思是说宋代文同以后,有一个人学习到了王维的画法,他就是景献太子。这里的景献太子指的是赵佶。金错刀是一种装饰华丽的铜器。

颈联:“齐纨新裂裁成扇,顷刻春雷穿铁砚。”意思是说,有人把新的白绢剪成扇子,就像春天的雷声穿透了铁石一样。这里的“齐纨”指的是白色的丝绸,用来做扇子的。

末联:“图成标以袅翠名,宛似黄陵庙前见。”意思是说画好之后,人们就把它命名为袅翠,就好像是在黄陵庙前看到的那样。这里的袅翠,指的是袅翠山,也就是黄陵庙所在地。

尾联:“九疑峰高云气迷,天寒日暮娥英啼。乎中瑶瑟不敢鼓,恐有凤凰来上栖。”意思是说,九疑山非常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天气寒冷,太阳落山时,山中的娥英会发出哀怨的声音。这里的娥英指的是传说中的美女嫦娥,她住在九疑山上。瑶瑟,即神弦琴,传说是由天上的神所制造,所以称为瑶瑟。这里用来比喻王诜的画,因为王诜的画技非常高超,所以他的画就如同瑶瑟一样,让人不敢轻易弹奏。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写景献太子墨竹图。诗人通过描绘景献太子墨竹图的意境和特点,表达了对画艺精湛、风格独特之人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景献太子墨竹图的描绘,也展示了王诜的绘画技艺和艺术造诣。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