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图

松枯石烂自春秋,游入依然昼夜流。
要觉仙人忘世虑,未应钟吕胜巢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二仙图》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超然境界的感悟以及对仙人忘世的思考。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 作者简介:《二仙图》的作者凌云翰,字彦翀,是元明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作品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凌云翰生活在元末明初,是一个博览群籍、通经史的人物。他在元至正年间被举为人才,后来因为政治原因被贬谪到南方边境地区。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文学创作,而是继续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诗作原文:《二仙图》的原文如下:“松枯石烂自春秋,游入依然昼夜流。要觉仙人忘世虑,未应钟吕胜巢由。”这四句话分别描绘了松树、石头以及二仙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意境。其中,“松枯石烂自春秋”意味着自然界的景物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但依然保持着永恒的美和力量;“游入依然昼夜流”则是指那些如二仙般超然物外的存在,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最后两句“要觉仙人忘世虑,未应钟吕胜巢由”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世外生活的向往,认为只有像钟吕这样的高僧才能达到这种超然的境界。

《二仙图》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