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枯石烂自春秋,游入依然昼夜流。
要觉仙人忘世虑,未应钟吕胜巢由。
二仙图
松枯石烂自春秋,游入依然昼夜流。
要觉仙人忘世虑,未应钟吕胜巢由。
注释:
- 松枯石烂自春秋:意指松树虽然枯萎,石头虽然破碎,但它们的存在却如同春秋一般永恒不变。春秋是指中国古代的四个季节,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命无常的认识和接受。
- 游入依然昼夜流:意指即使人已经离去,但他所留下的痕迹仍然像昼夜一样持续存在。这里的“游”指的是人或事物在世间的存在,而“昼”和“夜”则分别代表了白天和夜晚的时间,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无论人是否在场,他所留下的东西都会像昼夜一样继续存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留恋和对存在的思考。
- 要觉仙人忘世虑:意为想要成为一位仙人,能够忘却世俗的烦恼。仙人在这里指的是超凡脱俗的人,他们通常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超然物外的生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自由和超然的人生态度的向往。
- 未应钟吕胜巢由:意为不应该被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所迷惑,因为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往往不如隐逸者来得高尚。钟吕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巢由则是古代隐士的代表人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树、石头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和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通过对仙人和巢由的对比,强调了隐逸生活的价值,表达了对名利和功利主义的批判。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生命和精神自由的向往和赞美,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