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东去雁南翔,波影涵秋一两行。
不待平沙观落处,便从图画认潇湘。
秋江雁阵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江雁阵图》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人简介:凌云翰,字彦翀,元末明初人。他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在元至正间曾考取举人身份,并在洪武初年因荐举被授以成都府学教授。然而后因事获罪,被迫流放至南方荒蛮之地。他著有《柘轩集》。
诗歌原文与解析:
诗句“江流东去雁南翔”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江水向东流去,而雁群向南飞翔。“波影涵秋一两行”则通过波光映照下的秋天景色,衬托出雁群飞行的轨迹。接下来的“不待平沙观落处,便从图画认潇湘”两句,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画作结合,表达了他对潇湘美景的向往以及画作的逼真程度。诗歌鉴赏与分析:《秋江雁阵图》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哲学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秋江和雁阵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学理念。这种理念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生活中寻找那份宁静和超然。
艺术价值:在中国艺术史上,这幅作品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和深邃的意境受到了高度的评价。《秋江雁阵图》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件艺术品。它的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展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秋江雁阵图》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艺术成就也不容小觑。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后世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