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潮轩图为夏伯玘题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
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
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
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
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喑。
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
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
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
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
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
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
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听潮轩图》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好友夏伯启所绘的一幅画作。此画描绘了夏日夜晚,海浪汹涌,波涛拍岸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力量。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词、赋、书画等作品都极具盛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以豪放奔放著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他的书法和绘画也极为精湛,尤其是他的山水画,被誉为“苏派”。

夏伯启(1098-1142),字伯启,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他与苏轼交谊深厚,两人经常相互往来,交流诗文。

这幅《听潮轩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画面中,海浪翻滚,波涛汹涌,仿佛要冲刷开一切障碍,展现出大海的力量与壮美。画面上方有题字“夏伯玘题”,说明这是由夏伯启所题写的。整幅画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