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咏梨花鸟图

谁写琼英,空惊讶、年华虚度。依约似、清明池馆,粉容遮路。蝴蝶又来丛里闹,鹪鹩还占枝头语。向东阑、惆怅几回看,愁如许。
疑有月,光摇树。疑是雪,香生处。自洗妆人去,凄凉非故。白发宫娃歌吹远,青旗酒舍诗吟古。记黄昏、灯暗掩重门,听春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咏梨花鸟图》是元代诗人凌云翰的作品,创作于元朝。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凌云翰,字子云,号寄闲,又号玉壶居士,元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以豪放、激昂为主调,尤擅长写景和咏物诗。凌云翰的诗歌在当时广受好评,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1. 诗词原文
    谁写琼英,空惊讶、年华虚度。依约似、清明池馆,粉容遮路。蝴蝶又来丛里闹,鹪鹩还占枝头语。向东阑、惆怅几回看,愁如许。

  2. 诗词鉴赏

  • 意境描绘:《满江红·咏梨花鸟图》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梨花与小鸟的和谐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无限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叹息。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梨花与小鸟的互动,抒发了自己对青春易逝、美好时光难以持久的感慨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
  • 艺术手法: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比喻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1. 作品背景
  • 元朝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凌云翰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既有豪放的情怀,也有深沉的情感。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政治动荡不安,但同时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凌云翰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受到了多元文化的熏陶,使其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1. 诗词赏析
  • 在《满江红·咏梨花鸟图》中,凌云翰通过对梨花与小鸟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的“蝴蝶又来丛里闹,鹪鹩还占枝头语”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梨花盛开时的美景,以及小鸟在其中嬉戏的情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之中。
  • 诗人还通过对梨花与小鸟的互动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他认为自然界的每一处角落都有值得欣赏的美,而梨花与小鸟的互动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份礼物。这种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 此外,诗人通过对梨花与小鸟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感叹年华易逝,时光匆匆,而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这种感叹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揭示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无力感。

《满江红·咏梨花鸟图》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造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诗歌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