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荒山暮,相亲是酒杯。
人从乡里别,秋在客中来。
倦鸟须臾去,幽花次第开。
离心自多感,不为岁时催。
独坐怀乡中友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独坐怀乡中友人》是明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他不仅在诗歌领域成就显著,还著有《北郭集》。其作品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意解析:《独坐怀乡中友人》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荒山之中的场景,以及与酒杯为伴的寂寥感。诗中的“相亲是酒杯”,暗示了诗人以酒消愁、借酒浇愁的情感状态。同时,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从秋到秋,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感。
艺术手法:整首诗运用了平实而富有画面感的语句,通过具体的景象来传达抽象的情感。如“倦鸟须臾去”和“幽花次第开”不仅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这些诗句共同构成了一首既具音乐性又充满情感张力的五言律诗。
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酒被视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诗人通过饮酒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这种表现方式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诗中的饮酒元素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寄托情感的方式。
主题思想:尽管《独坐怀乡中友人》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的情绪,但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中。诗中的“不为岁时催”反映出诗人虽处于异乡却依然保持着积极的态度,不被外界的变迁所困扰。
除了以上内容,以下还有一些值得采纳的建议:
- 在阅读时,可以深入理解每个词语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如“人从乡里别”、“秋在客中来”等,这有助于把握整首诗歌的深层含义。
- 可以尝试进行诗歌创作,将个人的体验或情感融入诗词之中,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如《北郭集》,可以帮助更好地欣赏《独坐怀乡中友人》和其他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独坐怀乡中友人》作为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经典之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无论是对于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学者,还是普通的读者,这首诗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欣赏的机会。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诗歌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