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高季迪过东丘兰若访吕志学

路入斜塘始泊舟,喜同故友访东丘。
知君暂寓当幽寺,念我才归自远州。
水外高帆沙浦月,烟中馀稻墓田秋。
临尊何用多悲感,今日相看尚黑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高季迪过东丘兰若访吕志学》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和朋友一起游览东丘兰若寺时的情景,以及和吕志学的交往过程。

诗中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以及与友人相聚的快乐。以下是诗歌的详细解读:

第一联:“山光忽西落”,描述的是夕阳西下的景色。在古代诗歌中,夕阳常常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结束或者新的开始。这里的“山光”指的就是夕阳的余晖照在山间的景象,“忽西落”则形容夕阳下山的速度之快,仿佛是突然间从天空落下一样。这种描绘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第二联:“流水如有意”,承接上一句的意境,水流仿佛有着自己的意志和目标,这里用“流”、“有”、“意”三个动词,形象地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和生命力。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不仅增添了诗意,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流水的活泼与自由。

第三联:“因之梦闲事”,通过“闲事”二字,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里的“闲”字,意味着没有烦恼和杂念,只有与朋友相聚时的那份宁静和自在。诗人通过梦境来表达这种心境,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艺术手法。

第四联:“为君谈易入”,诗人以“谈易”作为过渡,巧妙地将前文的闲适心情与后文的交谈内容联系起来。这里的“易”可以理解为简单的、容易的,也可以理解为哲学上的“变化”或“道理”。诗人在这里强调,通过谈论哲理,可以让人更容易进入一种平和的状态。

第五联:“笑著归鞍马”,这一句中的“笑著”表现出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他骑在马上,笑容满面地回家。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

第六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最后一句“习静”指的是习惯了静谧,“观朝槿”则是观赏早晨的槿树。这里用“观”字来表达诗人观察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山水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和平静的过程。诗中的“流水”“闲事”等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