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伯贞之湖广

寻常送别自堪怜,君去那能不怅然。
客路有兰知楚地,驿亭多雨忆吴天。
离鸿一一风樯外,寒水程程雪嶂前。
后夜相思千里隔,江乡梅柳是新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袁伯贞之湖广》是元末明初的徐贲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关切。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徐贲(约1326年—约1374年),字幼文,号北郭生,苏州府长洲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歌和画作在当时颇受赞誉,是“吴中四杰”之一。
  1. 诗歌原文
    寻常送别自堪怜,君去那能不怅然。
    客路有兰知楚地,驿亭多雨忆吴天。
    离鸿一一风樯外,寒水程程雪嶂前。
    后夜相思千里隔,江乡梅柳是新年。

  2. 诗词赏析

  • 寻常送别自堪怜,君去那能不怅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深不舍,用“自堪怜”和“怅然”描绘出一种深深的哀伤情绪。
  • 客路有兰知楚地,驿亭多雨忆吴天:通过描写路途中的景物来反映离别的心情,既有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也有对分别后可能无法再相见的忧虑。
  • 离鸿一一风樯外,寒水程程雪嶂前:运用“离鸿”、“风樯”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同时传达出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 后夜相思千里隔,江乡梅柳是新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未来道路的关心及祝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1. 作品影响
  • 作为元末明初的文学佳作,《送袁伯贞之湖广》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贲的《送袁伯贞之湖广》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感受,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感受到古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