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别王止仲

一度看花一度春,东风又过楚江津。
如何绿水桥头酒,不醉阳关曲里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徐贲的《次韵别王止仲》是一首七言绝句。该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以及离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徐贲的生平: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出生于元末明初的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他是吴中四杰之一,与高启、杨基、张羽并称。在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后来因张氏灭亡而谪居临濠。洪武二年被放归后,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但因征洮岷军过境时犒劳不当下狱身亡。
  1. 诗歌原文
    风风雨雨暗消春,杨柳官桥夜掩津。
    不是子规啼欲倦,扁舟知有未归人。

  2.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次韵别王止仲》采用了典型的七言绝句形式,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首句“风风雨雨暗消春”描绘了春天景象的多变,暗喻人生的无常;第二句“杨柳官桥夜掩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寄托了诗人的感伤情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离别的不舍。
  • 情感表达:“如何绿水桥头酒,不醉阳关曲里人”,这里的“绿水桥头酒”和“阳关曲里人”都是典型的离愁别绪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哀愁。

《次韵别王止仲》是徐贲对春天和人生的一种独特感悟,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和对离别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