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狮子山送何本道

众山何蔚盘,到海势愈壮。
一峰独昂然,踞若狻猊状。
廉石骇凿齿,参差列其上。
乃知天设险,气欲压群嶂。
百兽遁邻薮,畏慑不敢向。
我皇发奇观,层楼此将创。
淮海迥相属,览尽心目旷。
子今告我还,于马骋长望。
别离固足惜,藉兹释惆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狮子山送何本道》是元代诗人徐贲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徐贲深邃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与时代背景
  • 作者:徐贲,元代著名诗人。
  • 时代背景:《赋得狮子山送何本道》创作于元代,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并存,文人墨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时事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1. 诗意解析
  • 众山何蔚盘,到海势愈壮。一峰独昂然,踞若狻猊状。廉石骇凿齿,参差列其上:描述了群山环绕的场景,山峰如同威武的狻猊(狮子)屹立,石头参差不齐地排列在山间。
  • 乃知天设险,气欲压群嶂。百兽遁邻薮,畏慑不敢向:表达了作者认为自然界的力量和险峻地势造就了壮观的景色,而各种动物则因畏惧而避开了这里。
  • 我皇发奇观,层楼此将创:表现了皇帝发起宏伟的建筑项目,意指新的高楼大厦即将建立。
  1. 艺术风格
  • 形式: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古诗的形式,具有鲜明的韵律和节奏感。
  • 语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描写,如“一峰独昂然,踞若狻猊状”等形象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结构: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首尾呼应,体现了严谨的构思和巧妙的设计。

《赋得狮子山送何本道》不仅是徐贲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元代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人如何通过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以及如何用诗歌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