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河寺夜听份上人诵经

禅帷偶暂辍,经筵时复登。
香风韵幽磬,宝幢绚华灯。
音宣心所契,闻洽虑俱澄。
愧余沦中品,知师超上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河寺夜听份上人诵经》是元代著名诗人徐贲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及其作者背景:

  1. 作品原文
  • 第一句:“禅帷偶暂辍”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寺庙内的禅修场景,暗示诵读声暂时中止。
  • 第二句:“经筵时复登”表达了诵读声音的再次响起,体现了佛教经典的庄严和持久影响。
  • 第三句:“香风韵幽磬”通过香气和悠扬的诵经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 第四句:“宝幢绚华灯”用华丽的灯光来衬托诵经时的庄严神圣,增强了文本的视觉效果。
  • 第五句:“音宣心所契”表达了诵经声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 第六句:“闻洽虑俱澄”意味着聆听诵经的声音使诗人的思绪和心境都得到了净化和提升。
  • 尾联:“愧余沦中品,知师超上乘”表达了诗人在佛学上的谦逊以及对法师修为的敬仰之情。
  1. 作者介绍
  • 徐贲(1335—1379),字幼文,号北郭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四川,郡望郯郡(今山东郯城)。他是明初“吴中四杰”之一,也是元末重要的诗人、画家。其诗词作品流传至今,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1. 作品鉴赏
  • 艺术特色:徐贲的这首诗以其精炼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诗句通过对夜晚诵经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此外,诗歌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 象征意义:在诗歌中,香风、幽磬、华灯等元素不仅营造了宗教仪式的氛围,也象征着内心的纯净和外在环境的和谐。这些细节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象征意味,使得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更深的思考和启发。

《龙河寺夜听份上人诵经》不仅是徐贲诗歌创作中的佳作,同时也是了解元代佛教文化和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