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鲁从军

叹息儒冠早误身,谩将书剑学从军。
三千客路多依水,九点青山半入云。
晓日旌旗明虎帐,春风鼓角动辕门。
倚闾望断慈亲眼,湘北湘南一梦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王鲁从军》是一首元末明初诗人贡性之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诗人介绍
  • 贡性之,元明间宣城人,字友初,有刚直名。师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刚直名。后补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大臣有以性之荐,乃避居山阴,更名悦。其从弟仕于朝者,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1. 诗词原文
    叹息儒冠早误身,谩将书剑学从军。
    三千客路多依水,九点青山半入云。
    晓日旌旗明虎帐,春风鼓角动辕门。
    倚闾望断慈亲眼,湘北湘南一梦魂。

  2. 诗词鉴赏

  • 情感与主题:《送王鲁从军》以深沉的情感和壮丽的景象描绘了送别从军者的场景,通过对王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王鲁放弃文人之路、投身军旅的惋惜与无奈,同时反映了儒生在战乱时期的命运变迁。
  • 意象与描绘:诗句中的“三千客路多依水,九点青山半入云”描绘了一幅江边送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而“晓日旌旗明虎帐,春风鼓角动辕门”则展现了军队出征时的雄壮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即将踏上战场的期待。

《送王鲁从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那个时代特定社会现象的反映。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元末明初的社会变迁以及诗人对时代动荡中个体命运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