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水八百里,水光如镜明。
偶寻古寺坐,便有清风生。
天阔雁一点,山空猿数声。
老僧作茗供,笑下孤舟轻。
过镜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镜湖》是元代诗人陈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陈孚,字刚中,号笏斋,是元代的著名诗人。他天台临海人,曾出家为僧避世乱。后来以布衣上书,得到皇帝赏识,被任命为上蔡书院山长。他的诗作多有佳作,如《登黄鹤楼》《鄂渚晚眺》等。
作品原文:
镜水八百里,
水光如镜明。
偶寻古寺坐,
便有清风生。
天阔雁一点,
山空猿数声。
老僧作茗供,
笑下孤舟轻。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并不十分明确,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游历时发现了一处美丽的镜湖。他在这里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因此创作了这首表达内心感受的诗。
名家点评:日本学者泽田总清在《中国韵文史》中评介陈孚的诗作“清趣挺健”,认为其诗歌具有可咏之处。
轶事典故:据史料记载,陈孚曾因避世乱而出家为僧,后回归故土。他在元朝期间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翰林编修、礼部郎中和使安南等,最终成为建德路总管府治中。
作品赏析鉴赏: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诗中“镜水八百里”和“水光如镜明”形象地描绘了镜湖的广阔和清澈。“偶寻古寺坐,便有清风生”则展现了诗人在古寺中找到心灵的安宁。最后一句“笑下孤舟轻”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
陈孚的《过镜湖》不仅是一篇优美的诗歌作品,也是对自然之美的一次深刻感悟。这首诗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