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大丞相安公延说四书因以诗呈

带砺家声耀八寰,中书独押紫微班。
捧持日月祥云上,泛涤山河湛露间。
绿竹正歌淇澳美,赤松聊伴谷城闲。
圣门别有经纶事,更对青灯话孔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书大丞相安公延说四书因以诗呈》是元代诗人陈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陈孚,字刚中,号勿斋,是元朝的台州临海人。他的作品多体现了对时政和道德的关注,其中这首诗便是这样一首反映社会风貌和作者个人情感的作品。

在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上,《中书大丞相安公延说四书因以诗呈》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首句“带砺家声耀八寰”不仅表达了大丞相安公家族显赫的声望,而且通过“带砺”一词强调了其家族世代的荣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示了家族的荣耀,同时也反映了陈孚本人对家族荣誉的尊重和自豪。

在艺术风格方面,这首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例如,“捧持日月祥云上,汎涤山河湛露间”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将国家治理和个人品德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理想的政治理想。此外,整首诗的韵律工整,音韵和谐,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律之美。

《中书大丞相安公延说四书因以诗呈》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同时也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极高的审美价值。陈孚通过这首诗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传递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美好愿景。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元代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