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安庆府呈贡父

共拥旄幢度百蛮,今朝忽过皖公山。
幸承乙夜君王问,更喜丁年奉使还。
旧梦未迷天禄阁,新愁犹忆鬼门关。
尘缨笑濯沧浪水,少伴沙鸥半日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安庆府呈贡父》是元代诗人陈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陈孚,字天锡,号敬斋,元朝文学家。他生活在元世祖至元年间,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和生活琐事,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陈孚的诗歌在当时受到广泛的好评,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 共拥旄幢度百蛮,今朝忽过皖公山。
  • 幸承乙夜君王问,更喜丁年奉使还。
  • 旧梦未迷天禄阁,新愁犹忆鬼门关。
  1. 诗歌赏析
  • 第一句“共拥旄幢度百蛮”描述了诗人带领队伍穿越众多蛮荒之地的景象,展现了豪迈气概。
  • “今朝忽过皖公山”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惊喜,暗示了旅途中的意外收获和愉悦心情。
  • 第二句“幸承乙夜君王问,更喜丁年奉使还”反映了诗人在长途跋涉后感到一种轻松与喜悦,可能是因为完成了使命或者获得了君王的询问。
  • 第三句“旧梦未迷天禄阁,新愁犹忆鬼门关”可能是指诗人在旅途中回忆起过去的经历,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或忧虑。

《泊安庆府呈贡父》不仅是陈孚诗歌创作的一部分,也是元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