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筋庙

白鸟飞空万箭攒,玉肌一夜粉痕乾。
残碑何用夸筋露,要露平生铁肺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露筋庙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与文学相关的历史遗址和民间故事。该词条介绍了露筋庙的历史背景、文学作品中对其的描述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下面将介绍露筋庙的相关信息:

  1. 露筋庙的历史沿革
  • 露筋庙位于江苏省高邮县城南三十里处,附近有贞女墓。
  • 相传,原为驿站,曾有醉汉在此卧息,后因白鸟啄食其肉而死,故名“露筋庙”。
  •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言,此庙原是驿站,尝有醉汉卧其处。一夕白鸟啄食其肉,醉汉血滴露筋而死。
  1. 文学作品对露筋庙的描述
  • 《秦邮露筋庙》是元代诗人贡师泰所作,诗中描绘了露筋庙的景象和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缅怀和对英雄人物的敬意。
  • 陈子升在《露筋庙》一诗中,通过对露筋庙的描绘,表达了对露筋女子烈女的敬仰之情,并揭示了人性中的善良与勇敢。
  • 清初文学家王士祯在《再过露筋祠》中,通过七言绝句的形式,描绘了露筋庙外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 露筋庙的文化价值
  • 露筋庙不仅是历史文化遗址,也是民间信仰的象征。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 露筋庙的存在和描述在文学作品中,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露筋庙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在文学作品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露筋庙的美丽景观,还深刻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道德观念及文化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