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台约应奉冯昂霄同赋

落日悲笳鸣,阴风起千嶂。
何处见长安,夜夜倚天望。
臣家羽林中,三世汉飞将。
尚想甘泉宫,虎贲拥仙仗。
臣岂负朝廷,忠义夙所尚。
横天青茫茫,万里隔亭障。
可望不可到,血泪堕汪漾。
空有台上石,至今尚西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陵台约应奉冯昂霄同赋》是元代诗人陈孚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1. 作者简介
  • 《李陵台约应奉冯昂霄同赋》的作者是陈孚,他的诗作多描绘风土人情,尤以七言古体诗见长。他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并有著作为《观光集》、《交州集》等。
  1. 诗词原文
    落日悲笳鸣,阴风起千嶂。
    何处见长安,夜夜倚天望。
    臣家羽林中,三世汉飞将。
    尚想甘泉宫,虎贲拥仙仗。
    臣岂负朝廷,忠义夙所尚。
    横天青茫茫,万里隔亭障。
    可望不可到,血泪堕汪漾。
    空有台上石,至今尚西向。

  2. 诗词鉴赏

  • 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景象和表达对朝廷忠诚的心声,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坚定的情感。诗中的“落日悲笳”、“阴风起千嶂”等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苍茫而辽远的边疆之地。
  • “臣家羽林中,三世汉飞将”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自豪以及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这种自豪感与忠诚心的结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家国情怀。
  • “可望不可到,血泪堕汪漾。空有台上石,至今尚西向”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这种感情既深刻又动人。
  •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价值。

《李陵台约应奉冯昂霄同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歌。它不仅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作者对于国家、家庭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