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观

庭前丹叶映榆黄,水傍芙蓉晚桂芳。
树入画来新着色,山无锦裹只凭霜。
水中烟带秋云冷,花上月如春日长。
不是风河千万里,不知何处觅秋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色观》是元代诗人陈樵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展现了一幅秋天的画卷,诗中通过描绘庭前丹叶、水傍芙蓉晚桂、树入画来新著色等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这首诗中,“庭前丹叶映榆黄”描绘了秋天庭院中的景色,丹叶与榆黄相映成趣,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的榆黄不仅指颜色,更寓意着秋天的成熟与收获。接着,“水傍芙蓉晚桂芳”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河边的芙蓉与晚桂花。芙蓉象征着清新与纯洁,而晚桂则代表着成熟与稳重,两者的结合,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诗中还提到了“树入画来新著色”,这里的“新著色”指的是树木被画家描绘出来后呈现出的新的色彩与风貌。这不仅体现了秋天树木的变化,也象征着大自然在季节更迭中的美丽与变化。此外,“山无锦裹只凭霜”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简洁而纯粹的美,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有自然的霜气,这种朴素的美让人更加感受到秋天的原始与真实。

“水中烟带秋云冷”描绘了秋天水面上飘动的薄雾与远处的秋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而“花上月如春日长”则将月亮比作春天的夜晚,虽然月光不如春夜温暖,但也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秋色观》不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它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