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丹叶映榆黄,水傍芙蓉晚桂芳。
树入画来新着色,山无锦裹只凭霜。
水中烟带秋云冷,花上月如春日长。
不是风河千万里,不知何处觅秋光。
秋色观
庭前丹叶映榆黄,水傍芙蓉晚桂芳。
树入画来新着色,山无锦裹只凭霜。
水中烟带秋云冷,花上月如春日长。
不是风河千万里,不知何处觅秋光。
逐句释义:
- 庭前丹叶映榆黄:庭院里的红叶与榆树的黄色形成了对比鲜明的色彩。
- 水傍芙蓉晚桂芳:水边的荷花和傍晚开放的桂花散发出阵阵芳香。
- 树入画来新着色:这些树木仿佛被画家重新赋予了生命和色彩,增添了秋天的韵味。
- 山无锦裹只凭霜:山上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寒霜作伴。
- 水中烟带秋云冷:水面上弥漫的水雾像是带着秋意的云彩,让人感到寒冷。
- 花上月如春日长:花朵上的月光似乎比春天还要明亮、温暖。
- 不是风河千万里:这风声仿佛来自遥远的河流,跨越了无数的路程。
- 不知何处觅秋光:不知道在何处才能找到秋天的美景。
译文:
庭前有红色树叶与榆树黄叶交织,水边有荷花与晚开的桂花香气四溢。
树林仿佛被画家赋予了色彩,山上只有寒霜陪伴。
水面上的雾气如同带着秋意的云彩,花儿上的月亮比春夜更亮。
不是风吹过万里河流的声音,我怎么会知道秋天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宁静景象,通过丰富的自然元素展现了秋天的美。诗中以“秋色”为主题,通过具体的事物(如树叶的颜色、水边的景象、树林的色彩、山上的霜雪、水面的雾气和花儿上的月光)来表达秋天的特点。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秋天的自然景色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赋予了这些景物以生动的生命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秋天美景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于远方未知秋色的向往和探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秋天美景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