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借君香雪之素壁,障予山中玉雪之空亭。
亭空壁素了无物,惟见虚白一色洞杳冥。
宴坐契元始,忘世兼忘形。
嗤彼尘俗人,两眼那能清。
蓬莱之山仙子窟,玉作楼台银作阙。
岂无瑶草弄朝烟,亦有琼花迷夜月。
羽衣道士乘素鸾,引手招我青云端。
翩然高举游八极,下视五岳烟雾何漫漫。

【注释】

我:我欲。香雪:指香山的雪花,此处借指诗人自比。

君:你。素壁:洁白如玉的墙面。香雪之素,形容墙壁白净。

障予山中玉雪之空亭:用香雪之素来遮挡我那山中空寂无人的亭子。

玉雪:这里形容亭中的景色如白玉般洁净明亮。

了无物:一无所有,一尘不染。虚白:白色空旷,比喻清静。

洞杳冥:深不可测,幽深莫测。

宴坐:盘膝而坐,安闲自如地坐着。契元始:与自然融为一体。

契:会合、融合。元始:指自然的本源或宇宙万物的根本起源,这里指自然。

忘世:忘却世间的一切,超脱世俗。兼:一并。

笑彼:讥笑那些。尘俗人,指世俗之人。

嗤:讥笑。两眼:眼睛。那能清:怎么能够清白呢?

蓬莱:即蓬莱仙岛,传说中海上的神山。

蓬莱之山仙子窟:仙境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玉作楼台银作阙:用玉石建造的楼台和银做的宫殿,形容建筑精美。

岂无瑶草弄朝烟:难道没有像美玉一样美丽的花草在早晨的雾气中摇曳生姿吗。

亦有琼花迷夜月:也有像琼华一样美丽的花朵在夜晚的月光下盛开。

羽衣道士乘素鸾:穿着羽毛衣服的道士骑着一只白色的仙鹤。

引手招我青云端:伸出手来招呼我飞向高空的云端。

翩然:轻盈地飞起的样子,形容自由自在。

高举:高高举起。游八极:遨游八方极地,泛指漫游天下。

五岳:中国的五大名山,分别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烟雾:云雾。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以写景抒怀。全诗通过诗人对“山中玉雪之空亭”的描绘,表现了自己逍遥自得,与世隔绝,寄情于山水的情感。

首句“我欲借君香雪之素壁”,是说我要借用你那洁白如香雪般的墙壁,来遮蔽我那山中无人的空亭。这里的“香雪”,是诗人自比的意思。香雪之素,形容墙壁白净。诗人想要用香雪之壁来遮挡他山中空寂无人的亭子,表现出他对这种境界的向往之情。

次句“亭空壁素了无物,惟见虚白一色洞杳冥”。“虚白一色”是说亭子的墙壁上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洁白的色彩,深邃而幽远。这里运用了“虚白”、“洞杳冥”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神秘的意境。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这种境界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这种境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只有像他这样的仙人才能够达到。

第三句“宴坐契元始,忘世兼忘形”。这两句是说诗人盘膝而坐,与自然融为一体,忘却了世上的一切,同时也忘却了自己的形体。这里的“元始”,是指自然界万物的起源或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本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的愿望。他认为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他也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困扰,过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

第四句“嗤彼尘俗人,两眼那能清”。这两句是说那些庸俗的人怎么能看得清呢?他们的眼睛又怎么能像泉水一样清澈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世俗之人的鄙视之情。他认为这些世俗之人只是一些平庸之辈,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低下的。

第五句“蓬莱之山仙子窟,玉作楼台银作阙”。这两句是说仙境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是用玉石和白银建造的楼台和宫殿。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仙境,表达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他认为神仙的生活应该是超凡脱俗、美丽无比的。

第六句“岂无瑶草弄朝烟,亦有琼花迷夜月”。这两句是说难道没有美玉一样的花草在早晨的雾气中摇曳生姿吗?也有像琼华一样美丽的花朵在夜晚的月光下盛开。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种对比的手法,将仙境中的美景与人间的景象相对照,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第七句“羽衣道士乘素鸾,引手招我青云端”。这一句是说穿着羽毛衣服的道士骑着一只白色的仙鹤,伸出双手招呼着我,让我飞向高空的云端。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个神仙般的画面,表达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之情。他认为神仙的生活应该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

最后两句“翩然高举游八极,下视五岳烟雾何漫漫”。这两句是说轻盈地举着翅膀翱翔在八方极地去游览,向下望去五岳的云雾缭绕,显得那么悠长无尽。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他认为大自然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壮观,让人叹为观止。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