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庵

漱流枕石傍寒林,散发酣歌称散人。
胡蝶枝头无昨梦,初蝉叶下见前身。
衣沾宝掌泉中雨,内有盘陀石上纹。
不见屋头樗栎树,无材入用老犹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散庵》是元代诗人陈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陈樵,字君采,号鹿皮子,是元代的著名诗人。他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2. 诗歌原文
  • 漱流枕石傍寒林,散发酣歌称散人。
  • 胡蝶枝头无昨梦,初蝉叶下见前身。
  • 衣沾宝掌泉中雨,内有盘陀石上纹。
  • 不见屋头樗栎树,无材入用老犹存。
  1. 诗歌主题与情感:此诗表达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和对生命轮回的深刻洞察。
  2. 艺术手法与表达:在这首诗中,陈樵运用了精湛的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意象和丰富的内涵。诗句中的“漱流枕石”和“散发酣歌”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而“胡蝶枝头无昨梦,初蝉叶下见前身”则反映了对生命无常的哲思。最后两句“衣沾宝掌泉中雨,内有盘陀石上纹”和“不见屋头樗栎树,无材入用老犹存”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散庵》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哲学的体现。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陈樵的生活理念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