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云堆里散人家,叠嶂回峰往往遮。
触石才通西涧水,借春只有北枝花。
月临古径松阴斗,风引前朝树势斜。
谁信壶中天地阔,庭除帷幕浩无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冷云堆里散人家,叠嶂回峰往往遮。
触石才通西涧水,借春只有北枝花。
月临古径松阴斗,风引前朝树势斜。
谁信壶中天地阔,庭除帷幕浩无涯。
《石碍楼》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元代作品,由陈樵创作。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原文:《石碍楼》的原文如下:冷云堆里散人家,叠嶂回峰往往遮。触石才通西涧水,借春只有北枝花。月临古径松阴斗,风引前朝树势斜。谁信壶中天地阔,庭除帷幕浩无涯。
译文注释:该诗的译文为:“冷云堆积之中散乱了人家,层层叠叠的山峦常常被树木遮掩。石头上刚刚能够通到西边的小溪,春天时也只有北面的花朵开放。月光照亮了古道旁的松树影子,微风引领着前朝的树势倾斜。谁能相信这壶中的世界如此广阔,庭院中的帷幕浩渺无边。”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其中,“冷云堆里散人家,叠嶂回峰往往遮”形象地描述了山峰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触石才通西涧水,借春只有北枝花”则展现了山水间的和谐与美好。此外,诗中的“月临古径松阴斗,风引前朝树势斜”等句子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历史沧桑的思考。
《石碍楼》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和生活感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