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紫霞洞

洞壑霞云护隐居,西岩洞下是华胥。
残红堕地五铢重,涨绿过楼一丈馀。
瑶草碧花牛氏石,锦囊玉轴米家书。
东州岁赋三千粟,我亦依岩学佃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樵创作的《西岩紫霞洞》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隐居生活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品背景:《西岩紫霞洞》是元代诗人陈樵所作,体现了诗人的文学造诣和对自然的热爱。
  2. 原文内容
  • 第一联:洞壑霞云护隐居,西岩洞下是华胥。
  • 第二联:残红堕地五铢重,涨绿过楼一丈馀。
  • 第三联:瑶草碧花牛氏石,锦囊玉轴米家书。
  • 第四联:东州岁赋三千粟,我亦依岩学佃渔。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不仅描绘了紫霞洞的自然美景,还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语言优美:诗句韵律和谐,用词精炼,充分展现了元代诗歌的语言特点。
  • 思想内涵:通过描写紫霞洞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1. 赏析解读
  • 第一联:首联“洞壑霞云护隐居,西岩洞下是华胥”描绘了紫霞洞周围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霞云环绕,如同仙境一般。这里的“华胥”可能指的是一种传说中的美好状态或境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第二联:颔联“残红堕地五铢重,涨绿过楼一丈馀”则形象地描绘了紫霞洞周围的植被覆盖状况,红色的残花落在地上,绿色的树叶生长得茂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五铢”和“一丈馀”的夸张手法也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第三联:“瑶草碧花牛氏石,锦囊玉轴米家书”进一步描绘了紫霞洞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瑶草、碧花以及牛氏石等都富有诗意,而“锦囊玉轴米家书”则暗示了这里可能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
  • 尾联:“东州岁赋三千粟,我亦依岩学佃渔”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选择。在这里,“岁赋”可能指的是地方上的税赋或者财政收入,而“学佃渔”则意味着诗人选择了一个更加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1. 写作背景:据记载,陈樵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因此,《西岩紫霞洞》的创作可能与他的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有关。

《西岩紫霞洞》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七言律诗,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