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壑霞云护隐居,西岩洞下是华胥。
残红堕地五铢重,涨绿过楼一丈馀。
瑶草碧花牛氏石,锦囊玉轴米家书。
东州岁赋三千粟,我亦依岩学佃渔。
【注释】
紫霞:紫色的山雾。西岩:在江西上饶县东,因有紫云岩而得名。华胥国:传说中古国名,相传为伏羲氏与女娲氏所生之国。五铢:古代的一种铜钱。涨绿:水涨后,绿色更加鲜艳。瑶草:指仙草。碧花、牛氏石、锦囊、玉轴:都是隐士生活的用品。东州:这里泛指东晋。岁赋:每年征收的赋税。依岩:依傍着岩石居住。
【译文】
紫霞洞的洞口有霞气缭绕,它像一位隐居的高人守护着这个山洞。西岩之下便是华胥国。地面上的残红像被抛掷的五铢那样沉重,涨满绿意的水面比一丈多还高。瑶草和碧花生长在石牛家仙人居住的地方,锦囊和玉轴是米芾的书法作品。东晋每年征收三千粟的赋税,我也要依傍着岩石过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全诗描绘了隐者的居处环境,以及他的生活情趣,表达了作者对隐者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句“洞壑霞云护隐居”,用笔简括地点明了隐者所处的环境,并暗含其清静闲适。“护”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自然对于隐者的呵护与庇护。“西岩洞下是华胥”,则具体写出了诗人所居之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华胥国的向往。
“残红堕地五铢重,涨绿过楼一丈馀”,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隐者隐居之地的山水之美。“涨绿过楼一丈余”一句更是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绿色的湖水形容得仿佛一座高楼,既形象又生动。
接下来的三句“瑶草碧花牛氏石,锦囊玉轴米家书”,则是对隐者生活的具体描绘。“瑶草碧花”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隐者生活的美好。而“锦囊玉轴”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自己作为隐者的生活情趣,表达了对隐者生活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东州岁赋三千粟,我亦依岩学佃渔”,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东晋朝廷的不满,以及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环境、生活情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