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丛竹幽禽

露节老愈苍,烟丛寒更碧。
野鸟何处来,点破九秋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画丛竹幽禽’是一首中国古诗,由宋代诗人苏东坡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子和鸟儿的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下面我将为你简要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在这首诗中,苏东坡首先描写了竹子的姿态:“丛竹隐幽禽”。他细致地描绘了竹林中的竹子排列成一片片整齐的阵列,每一棵竹子都像是一位位身姿挺拔的武士,矗立在山野之中。这些竹子似乎在默默地守护着周围的自然,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神秘。

苏东坡继续描绘了幽禽的景象:“幽禽时一啭”。这里的“啭”指的是鸟鸣声,诗人用“时一啭”来形容小鸟们偶尔发出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这些小鸟在竹林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或在枝头婉转啼叫,或在空中盘旋飞舞,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态画面。

苏东坡以感慨的口吻结束了全诗:“此中有真意”。他认为这丛竹子和小鸟的组合中蕴含着真正的意义,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他写道:“欲辨已忘言”,意思是想要表达出竹子和小鸟的意境已经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了,只能用心去体会。

‘题画丛竹幽禽’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