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雁四咏飞鸣宿食

肃羽遵寒渚,渡江芦叶黄。
谁云南去远?
不敢过衡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是元代诗人陈樵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的文学背景和作者信息:

  1. 作者简介
  • 陈樵,字君采,号鹿皮子,元代东阳人,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他的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 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时代影响,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
  1. 作品原文
  • 肃羽遵寒渚,渡江芦叶黄。
  • 谁云南去远?不敢过衡阳。
  1. 诗作赏析
  •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其一》中,通过“肃羽遵寒渚”和“渡江芦叶黄”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长江边芦苇摇曳、霜气弥漫的景象,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 后两句“谁云南去远?不敢过衡阳”,则表达了一种对远方的向往和自我约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守。
  1. 文学价值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在文学史上,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也为研究当时的文学风格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 艺术手法
  • 使用简练的语言,却能深刻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 整体结构紧凑,语言朴实无华,却又不失诗的韵律美。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作为陈樵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元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