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 · 金字经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
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天上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吕·金字经》是元代贯云石创作的小令。这部作品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和艺术表达的精湛技艺。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作品背景:《南吕·金字经》的创作时间是元代,而作者贯云石则是元朝的一位散曲作家、诗人、散文家。他的生平和作品体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 内容解析:在这首小令中,贯云石通过女子泪洒衣裙的细节描写来表现其深沉的情感体验。这种细腻的描绘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力度,也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3. 情感表达:诗中“蛾眉能自惜”一句表达了女子对自己美貌的珍视和哀伤。这种自我怜惜之情,不仅体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同时也映射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
  4. 文化意蕴: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月往往象征着思乡、寂寞或孤独。贯云石在作品中运用“萧萧月三更”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5. 艺术手法:此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状态相联系,使得整首作品既具有形象性又富含哲理。这种艺术处理方式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加深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南吕·金字经》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元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元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还能进一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注解

九天:极高的天空。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鹗:猛禽,通称鱼鹰。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后世因以推贤荐能为“鹗荐”这里是作者以鵰鹗自喻。

中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布衣:指没有做官的知识分子。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登楼意:汉末王粲以西京丧乱,避难荆州,未能得到刘表的赏识,于是作《登楼赋》以抒发其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情绪。

天梯:登天的梯子。范成大《奠唐少梁晋仲兄墓下》诗:“青云何处用天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