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弁山黄龙洞简赵仲光

石洞阴阴海气寒,绝厓千尺落奔湍。
白翻飞燕空中见,黑入潜蛟地底蟠。
陟险未穷双蜡屐,放形自笑一儒冠。
十年来往青山路,依旧黄尘没马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弁山黄龙洞简赵仲光》是元代诗人郯韶的诗作,表达了作者游览自然景观时的情感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游弁山黄龙洞简赵仲光》是一首描写游历山水间所见所感的诗。诗句“石洞阴阴海气寒,绝厓千尺落奔湍”描绘了深不见底的洞穴里,海水的气息和瀑布的激流。“白翻飞燕空中见,黑入潜蛟地底蟠”则通过燕子与蛟龙的动态,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古诗源》中还提到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变化,从初次登山时的兴奋到逐渐适应并感受到自然的壮美,以及最后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
  2. 作者简介:郯韶,元代的诗人,其作品多以表达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为主,其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作为元代的文人,郯韶的作品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
  3. 艺术特色:郯韶的诗歌以其精湛的语言运用和深邃的意境表现而著称。通过对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郯韶的作品中,常将大自然的景象与人生的哲理相融合,这种创作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游弁山黄龙洞简赵仲光》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佳作,也是元代文人对于生命、自然与人生哲学思考的缩影。郯韶的这首诗,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都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