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阴阴海气寒,绝厓千尺落奔湍。
白翻飞燕空中见,黑入潜蛟地底蟠。
陟险未穷双蜡屐,放形自笑一儒冠。
十年来往青山路,依旧黄尘没马鞍。
游弁山黄龙洞简赵仲光石洞幽深,海水蒸气寒,崖上千尺的悬崖上飞瀑奔流。
白燕在高空飞翔,黑蛟在地下蟠伏。
登上险路,双屐未尽,自笑儒冠不称意。
十年来往来青山间,黄尘遮没马鞍。
石洞阴阴海气寒,绝厓千尺落奔湍。
白翻飞燕空中见,黑入潜蛟地底蟠。
陟险未穷双蜡屐,放形自笑一儒冠。
十年来往青山路,依旧黄尘没马鞍。
游弁山黄龙洞简赵仲光石洞幽深,海水蒸气寒,崖上千尺的悬崖上飞瀑奔流。
白燕在高空飞翔,黑蛟在地下蟠伏。
登上险路,双屐未尽,自笑儒冠不称意。
十年来往来青山间,黄尘遮没马鞍。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春江曲送唐闵之入关 注释: “春江曲”通常指一种抒情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送唐闵之入关”则是指送别一个名叫唐闵之的人进入关隘(可能是某个关口或要塞)的情景。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春天的景象和送别的动作,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情绪,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第二句:二月春草青,三月春水肥 注释: “二月春草青”指的是二月时,春草丛生
【注释】 ①塞上:塞外。 ②溅溅:象声词,水花飞溅的声音。 ③争看:争相观看。 ④红妆:女子打扮成红色。 【译文】 在塞外的秋天,一群大雁正往南飞去,它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白色的痕迹。 猎骑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游猎,他们挥起弓箭,箭矢射中了一只野兔,鲜血溅到了他们的战袍上。 夕阳西下,他们终于回到了轮台城,猎骑们纷纷从马上下来,争先恐后地围观那些穿着红衣的女子们骑马归家的情景。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
亭亭古昆丘,上有琼树枝。 仙人居其间,服食忘神疲。 朝驭羲和车,夕味金台诗。 我尝与之游,中夜梦见之。 御风周八极,迥焉人世违。 青云忽氤氲,白鹤长鸣悲。 以兹婴世网,一堕东海涯。 安得浮丘公,挟舟候安期。 注释: 亭亭:挺拔的样子。昆丘:指昆仑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 服食:服用食物,这里指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御:驾驭。羲和:传说中太阳驾车的神。 周:环绕。 氤氲:香气浓郁,烟雾弥漫。 安期
诗句: 1. 蓬莱宫中春昼迟,五马曾阅李伯时。 注释:蓬莱宫中的春季白天特别慢,曾经看过李伯时的画作。 2. 天闲一一尽龙种,独爱凤头尤崛奇。 注释:天空中的云彩都像是龙种,唯独喜欢凤头画中那种奇特的样子。 3. 王孙归卧江南日,见之为尔生颜色。 注释:王孙(贵族)回到江南晒太阳的时候,看到这幅画就变得精神焕发。 4. 乃知神骏世所怜,仿佛明窗亲貌得。 注释:这幅画展现了神灵般的骏马
【注释】 山水四景:指《江雪》一诗中的四幅画面。 西风木落晓猿惊:秋风萧瑟,树叶飘零,猿猴啼哭。 一水东流日夜声:一条江流,向东奔流,日夜不息。 两岸青山看不尽:长江两岸的山峦,看不到尽头。 扁舟又过楚王城:扁舟又经过楚国的都城郢。 【赏析】 《江雪》是柳宗元在贬谪永州期间所作,描写了一幅清旷、幽寂的江上孤舟图,抒发了他内心的苦闷之情。此诗以简练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清冷、幽静的画面。全诗写景状物
注释: 阳江上生长着竹子,我每天都去河边看竹枝。 想要用扁舟载着春雨,在苍苔石上坐下来题写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竹为题,借咏物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任阳光照耀的江水长流时”,诗人以竹为景,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阳光照耀下的江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映照出竹子挺拔而优美的身姿。诗人站在江边,看着水中倒影的竹子
【注释】 扁舟晚泊洞庭西:扁舟,指小船。洞庭湖,即今湖南洞庭湖。晚泊,傍晚停泊在洞庭湖边。 江草江花岸岸齐:江草,岸边的草。江花,指江中的花。岸岸,指两岸。齐,相同。 却过白龙祠下去,两边枫树鹧鸪啼:却过,经过。白龙祠,相传是大禹治水的遗迹(神话传说),故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北洞庭湖中。鹧鸪,鸟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绘了洞庭湖一带的自然风光。首句写洞庭湖晚景;次句写岸边花草、江水
注释: 天际群峰翠竹环绕,丹台千尺净朝晖。 何处人脱下鞋在长松下,坐着欣赏青天瀑布飞流直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诗人以山水为背景,以四景为题,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第一句“天际群峰翠竹围”,描绘出一幅群山环抱、绿竹环绕的景象。这里的“天际”指的是遥远的天空,“群峰”则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翠竹”则是绿意盎然的竹子。这一句通过色彩和景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赏析】 《山水四景》共十首,此为其中的第三首。全诗写景,寓情于景。前二句写山头玉气,晨寒如洗,石涧春雷,声震百滩;后二句写知有高人绝尘虑,独临虚阁俯层澜。 “山头玉气作朝寒,石涧春雷响百滩。”开篇即写天寒日丽,山巅玉气冲霄,寒气袭人,而山下石涧春雷轰鸣,响遏行云。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玉气和春雷来描绘清晨的寒冷与壮观,形象地刻画出一种苍凉、清冷、宁静的氛围
白草原头闻雁声 黄沙碛里马蹄轻 举头忽见边城月 倒著丝鞭不肯行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女真猎骑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边疆的壮阔景象,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国家边疆的深情厚意。诗中的“白草原头”“黄沙碛里”形象地展现了边塞的荒凉和辽阔,而“闻雁声”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译文: 在茫茫的白草原头上,我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雁鸣声。 在广阔的黄沙碛地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描绘了一幅送别僧人归温州的画面。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灵鹫峰头客:灵鹫峰是佛教圣地之一,位于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这里指僧人在灵鹫峰修行,成为山中的客人。 归去秋风雁宕南:雁宕山又称雁荡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这句诗意味着僧人即将离开这里,回到他的故乡温州。 山沃谢公行处屐(jī):谢公指的是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谢安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阴送别王生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不到澄江今五年”,意思是说从我来澄江已经五年了。这里“澄江”应该是作者的朋友王生的家乡,而“澄江”可能是地名或者是一个代称,表示一种清静、清澈的环境。 第二句“城居风物想依然”,意思是说虽然我已经离开了澄江五年,但是这里的风物仍然让我怀念。这里的“城居”应该是指作者在澄江的居住地,而“风物”则是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总称
这首诗的注释和赏析如下: 卜筑喜过杨子宅,城居曲曲抱溪流。 在杨铁崖新居下,我选择了一个好地方建了房子,四周是曲折的溪水环绕着。 夕阳在波人影乱,秋水上帘竹色幽。 当夕阳洒在水面上时,人影显得有些杂乱;秋天时,竹叶被水映得格外幽深。 载酒过门从问字,据床吹笛不惊鸥。 我把酒杯装满后走过家门去问字,坐在床上吹起笛子却没惊动鸥鸟。 月明后夜溪山雪,乘兴还能具小舟。 到了夜晚明月高悬之后
送张大使之湖湘监税 学士诸孙不乏贤,司征犹得纪山川。 行人西入湘江路,贾客南通下蜀船。 倚竹哦诗春过雨,隔江听瑟暝浮烟。 相思莫寄衡阳雁,待得新秋又一年。 注释:1. 学士诸孙不乏贤,司征犹得纪山川。:这里指的是学士的后代子孙中不乏贤能之士,负责监督税收的工作仍能够记录和了解山川地理情况。2. 行人西入湘江路,贾客南通下蜀船:指诗人送别张大使之湖湘监税时,他向西进入湘江路
【注释】 寄范叔豹:写给范叔豹的诗。 江上霜寒木叶雕,忆君何处思迢迢。 江上霜寒:指深秋时节霜气逼人,江边的树叶已经凋零。 雕:同“凋”,落叶的样子。 忆君何处:怀念范叔豹的地方在哪里? 遥想:遥想他在哪里? 迢迢:形容距离遥远。 长年旅食同秋雁,故里风烟隔暮潮。 长年旅食:长期在外为官而不得安居。 同秋雁:像秋天的候鸟一样,随着季节的变化飞来飞去。 故里风烟:故乡的山川和云雾。 隔暮潮
诗句如下: ```徵君家住白蘋溪,烟雾萧骚万竹迷。 茅屋秋风辽海阔,锦城秋色傍人低。 朝来把钓频维棹,雨过看山独杖藜。 传得杜陵千古意,肯容投老遂幽栖。 ``` 译文为: ``` 范叔豹的家住在白蘋溪,烟雾缭绕,万竹林中景色迷人。 在秋风中,茅屋显得辽阔辽远,锦城的秋色令人心旷神怡。 早晨起来,他频繁地拿起钓鱼竿,维棹划船;雨过后,独自拄着藜杖欣赏山景。 听说杜甫一生的志向,他愿意隐居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