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衣冠日已疏,归来俯仰十年馀。
苍筠独喜经秋后,白发休嫌把镜初。
犹子总传韦偃画,诸孙只守邺侯书。
西邻从事耽诗癖,日日过门应下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乡里衣冠日已疏,归来俯仰十年馀。
苍筠独喜经秋后,白发休嫌把镜初。
犹子总传韦偃画,诸孙只守邺侯书。
西邻从事耽诗癖,日日过门应下车。
《寄唐子华县令兼简赵季文从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当时作者流寓成都草堂时寄赠给友人。此诗通过写与友人交往,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在国难当头时仍保持高风亮节的人生态度和不因个人得失而改变的志向。
下面是该诗的原文: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心战未休。
平生所好何堪惜,岂有论文报国仇?
美人帐下犹歌舞,壮士坟前哭未休。
君子意中谁得似,安仁不肯过危楼。
首联“西忆故人不可见”,表明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无法实现;“东风吹心战未休”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颔联“平生所好何堪惜”,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热爱的事物和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己现状的无奈。颈联“岂有论文报国仇?”则表达了诗人希望用文学来抒发爱国之情,但现实的无奈让他只能选择放弃。
尾联“美人帐下犹歌舞,壮士坟前哭未休”则描绘了一幅战争背景下的悲剧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哀悼之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最后,“君子意中谁得似,安仁不肯过危楼。”则是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国家和人生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