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衣冠日已疏,归来俯仰十年馀。
苍筠独喜经秋后,白发休嫌把镜初。
犹子总传韦偃画,诸孙只守邺侯书。
西邻从事耽诗癖,日日过门应下车。

【注释】

乡里衣冠日已疏,归来俯仰十年馀。
故乡的亲友们已经疏远了,回来后觉得岁月已逝去十年多。
苍筠独喜经秋后,白发休嫌把镜初。
只有那苍劲的竹子最让人喜爱,到了秋天以后,人的头发白了不要嫌它。
犹子总传韦偃画,诸孙只守邺侯书。
孙子辈的人总是继承韦偃的绘画技艺,而曾孙辈的子孙则只能守住邺侯(卫觊)的书法。
西邻从事耽诗癖,日日过门应下车。
邻居家的一个读书人爱好吟咏诗歌,每天进他家的大门都要停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朋友的一首诗。全诗通过描写作者对故乡人事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第一句“乡里衣冠日已疏,归来俯仰十年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家乡的人已经疏远了,而他归来时,觉得已经过去了十年有余。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第二句“苍筠独喜经秋后,白发休嫌把镜初。”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他喜欢秋天的竹子,因为在秋天,竹子的绿色已经消退,只剩下了深褐色的竹杆和竹叶,给人一种深沉、坚韧的感觉。而他的白发并没有让他感到烦恼,因为他认为白发是自然的变化,不必过于在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第三句“犹子总传韦偃画,诸孙只守邺侯书。”描述了诗人对家族传承的重视。他的孙子们都继承了韦偃的绘画技艺,而曾孙辈的子孙则只能守住邺侯的书法。这说明了世代相传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家族荣誉和传统的重视。

最后一句“西邻从事耽诗癖,日日过门应下车。”描绘了邻居家的读书人的爱好。这位邻居家的人非常热爱诗歌,每天都要经过诗人的家门,而且每次都会停下来吟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邻居读书人的尊重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知识的热情。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人事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自然、文化和家族传统的尊重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