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北柱最清高,持节东南护水曹。
千载河渠数刘向,一时词赋重王褒。
玉垣天近含鸡舌,阿阁朝回拾凤毛。
更忆龙池旧时柳,年年雨露浥宫袍。
投赠兼善都水二首
尚书北柱最清高,持节东南护水曹。
千载河渠数刘向,一时词赋重王褒。
玉垣天近含鸡舌,阿阁朝回拾凤毛。
更忆龙池旧时柳,年年雨露浥宫袍。
注释:
- 尚书北柱最清高:指尚书府的北面柱子最为高大且显得特别清晰。
- 持节东南护水曹:持节(持朝廷颁发的符节)的官员,负责管理东南地区的水利事务。
- 千载河渠数刘向:千年以来,关于河流的治理和水利工程的书籍,多是出自刘向的笔下。
- 一时词赋重王褒:在那个时代,王褒的诗词文章非常受欢迎。
- 玉垣天近含鸡舌:玉垣(皇宫的美称),天上的云气像含着鸡舌一样。
- 阿阁朝回拾凤毛:阿阁,古代宫殿中的小楼阁;朝回,早晨回来;凤毛,凤凰身上的羽毛,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更忆龙池旧时柳:更,更加;龙池,古代皇宫中的一种水池;旧时柳,指的是过去皇家园林里那些曾经茂盛的柳树。
- 年年雨露浥宫袍:年年,每年都有;雨露,比喻恩泽,这里是说每年皇帝都会给予这些官员恩惠;浥,湿润;宫袍,皇帝所穿的袍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投赠诗。诗人通过描述尚书府的北柱、持节东南的官员以及皇宫中的玉垣和云气,展现了一个庄重而清新的场景。然后诗人又通过对刘向和王褒的提及,表达了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了皇家园林里的龙池旧柳,感叹岁月变迁和皇恩浩荡。最后一句“年年雨露浥宫袍”,则寓意了诗人对这种恩泽的感恩和期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