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作吏辞乡邑,十月司征去信州。
孙子斑衣方在膝,慈亲白发已盈头。
岭烟散后人归市,春水生时客放舟。
莫为微官叹沦落,江山如此亦清游。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和赏析。“廿年作吏辞乡邑”:二十年当官,辞别家乡故里。“十月司征去信州”:十月初旬赴信州任司征之职。
【答案】
送凌元之湖团监税
廿年作吏辞乡邑,十月司征去信州。
孙子斑衣方在膝,慈亲白发已盈头。
岭烟散后人归市,春水生时客放舟。
莫为微官叹沦落,江山如此亦清游。
译文:
辞别家乡故里。十月赴信州,司征之职。孙子才十岁,穿着斑衣,还挂在膝上;母亲已是白发苍苍。山岭的烟云消散了,人们纷纷回到市场;春水涨起,我乘着船儿荡漾而去。不要因为小小的官职而感叹自己被贬谪到僻远之地;大好江山如此,我也可以去游玩。赏析:此诗是作者送别友人凌元之去信州任司征之职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景,以及他与友人离别后的心情。首联点出诗人辞别家乡,奔赴信州的行踪。颔联写友人刚离开家不久,儿子就穿上斑衣,老人头发花白。颈联写友人离去后的情景,山岭的烟雾消散了,人们纷纷回到市场;春水涨起了,他乘着小船儿荡漾而去。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情,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官职而感叹自己被贬谪到僻远之地;有这样好的江山景色,也可以去做一次清游。此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富有韵味,是一首情意深长、耐人寻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