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渔浦

江水飞花作雪轻,月明似入剡溪行。
可怜一夜天涯雨,又听春潮打橹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渔浦》是一首由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相关信息:

  1. 诗歌作者
  • 王冕的简介:王冕是元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生于1287年,卒于1359年,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文化人物。
  • 作品风格:王冕的诗歌以简洁明快见长,其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他的田园诗,如《梅妻鹤子图》,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深厚的艺术修养。
  1. 诗歌原文
  • 原文节选:《过渔浦》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十八里河船不行,江头日日问潮生。未同待诏于金马,却异看花在锦城。万里春风归思好,四更寒雨一灯明。故人湖海襟怀古,能话旧时鸥鹭盟。”通过这短短的几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他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王冕在《过渔浦》中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通过对渔浦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情,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感悟。
  • 艺术特色:该诗语言质朴无华,却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特别是“江头日日问潮生”一句,不仅描绘了渔民的日常活动,更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沉思。

《过渔浦》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到王冕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还能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喜欢中国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