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通甫

晚风索索酒初醒,岩桂花开香满庭。
掩书不读亦不寐,明暗一灯如露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袁通甫》是元代诗人郭天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郭天锡,名畀,以字行,一字祐之,别号北山,丹徒人。他累举不第,历鄱江书院山长和吴江儒学教授,但未赴任。后被江浙行省辟充掾史,并美须髯,人呼为郭髯,画学米南宫,师事高房山,得其笔法。他曾往来锡山,与倪高士元镇交最久。
  2. 诗歌原文:《次韵袁通甫》晚风索索酒初醒,岩桂花开香满庭。掩书不读亦不寐,明暗一灯如露萤。
  3. 诗意解析:此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晚风轻轻吹拂着,酒已半醒,桂花在庭院中盛开,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作者不愿读书也不睡觉,只静静地坐着,点着一盏灯,仿佛是萤火虫般闪烁。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4. 艺术特色:郭天锡的七言绝句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著称。《次韵袁通甫》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他的诗歌才华。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郭天锡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还展示了他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的独特手法。
  5. 文化背景:郭天锡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人的生活状态。通过他的诗作,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文化和社会变迁。

《次韵袁通甫》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作品。它反映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文化追求,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