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履斋丞相再论贬

江涛如此得离难,祸本萧墙两巨奸。
仲举能无推席起,茂弘正有角巾还。
救时岂料兔三窟,去国才知虎九关。
卖论取官方翕翕,吾诗未敢落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履斋丞相再论贬》是宋朝时期陈杰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展现了宋代诗词的风采。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陈杰,字子高,号东山居士,南宋时期诗人、文学家。他出生于福建莆田,祖籍河南府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曾任朝议大夫、太常少卿等职。其一生创作颇丰,尤以词作著称,被誉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2. 词作原文:《闻履斋丞相再论贬》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词。它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友人的关怀。其中,“江涛如此得离难,祸本萧墙两巨奸”一句,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同时也暗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3. 作品鉴赏:在《闻履斋丞相再论贬》中,陈杰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救时岂料兔三窟,去国才知虎九关”,这些诗句不仅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也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4. 艺术特色:陈杰在《闻履斋丞相再论贬》中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他的用词精炼而有力,结构严谨而有层次感,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这种艺术风格不仅体现了陈杰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学的特色与魅力。

陈杰的《闻履斋丞相再论贬》不仅是一首优秀的词作,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同时也能体会到陈杰卓越的文学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