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范安仲死寇

十载纷纷死乱离,如君清苦独堪悲。
医馀书眼犹评史,瘦尽吟肩正琢诗。
李涉空哦绿林夜,阿先竟厄白波时。
还胜罹难天涯者,荒冢无人酹一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范安仲死寇》是宋代诗人陈杰的作品之一。该诗表达了对亡友范安仲在乱世中遭遇不幸的深切哀悼和对其清苦生活状态的同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陈杰,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及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而著称。他的生活和诗歌创作均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作品多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个人情感。
  • 文学成就:陈杰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以其精湛的诗文闻名,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文学作品多以抒发情感、批评时弊为主,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怀。
  1. 诗词原文与赏析
  • 诗词原文:《挽范安仲死寇》原文如下:十载纷纷死乱离,如君清苦独堪悲。医余书眼犹评史,瘦尽吟肩正琢诗。李涉空哦绿林夜,阿先竟厄白波时。还胜罹难天涯者,荒冢无人酹一卮。
  • 翻译:十年间你经历了无数的战乱与苦难,这样的清苦生活让你独自承受了太多的悲伤。你虽然已身患重病,但依旧关心着国家的大事,用瘦弱的身躯来打磨自己的诗作。李涉曾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吟唱绿林中的诗句,阿先则在白波的岁月里遭受了无尽的磨难。尽管如此,你还是比那些流落他乡的遇难者还要幸运,荒废的坟墓中没有祭奠之物,只有你孤独的身影。
  • 赏析: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于友人范安仲遭遇的深深哀痛和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中通过对范安仲生活环境的描述,以及对其经历的概括,展现了一个历经沧桑、仍保有高洁情操的形象。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本人对国家动荡不安时期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1. 主题与思想
  • 反映社会现实:诗中通过“十载纷纷死乱离”、“李涉空哦绿林夜”等描写,反映了北宋末年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这些内容不仅揭示了时代的悲剧,也体现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注。
  • 表达个人情感:诗人通过深情的文字,表达了对朋友范安仲去世的悲痛和对其清贫生活的同情。这种个人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挽范安仲死寇》不仅作为宋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力而被后世铭记。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还能从中领悟到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