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范迈

台乌久矣噤无声,整顿朝纲事匪轻。
殿上昂藏鹰虎气,男儿到此是功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赐范迈》是元代诗人陈日煃的作品,而非明代作者。这首诗描绘了整顿朝纲的严肃景象和雄心勃勃的男儿志向。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陈日煃,字文山,号东篱,元末明初的诗人,其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1341年至1369年之间。他的身份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安南国主,即陈裕宗陈暭的同父异母弟弟。
  2. 诗歌内容:《赐范迈》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整顿的期望和对个人抱负的展现。诗中“台乌久矣噤无声,整顿朝纲事匪轻”描绘了朝廷沉寂多年的现状,暗示着必须有所行动来改变这种局面。接下来的“殿上昂藏鹰虎气,男儿到此是功名”展现了一种雄壮的气势,鼓励人们以功名为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
  3. 艺术手法:陈日煃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如将朝廷比作“殿上”,将整顿朝纲的行动比作“整顿朝纲”,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对鹰虎等动物的描述,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力量与勇气的主题。
  4. 历史背景: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对于理解其意义至关重要。《赐范迈》创作于元末明初,这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来稳定局势。陈日煃通过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可能寄托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和政治变革的思考。
  5. 文化影响:作为元末明初的诗人,陈日煃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品被后人传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

《赐范迈》是陈日煃在元末明初创作的一首诗,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也映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