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茂叔分教丰城

晋朝雷焕地,君去是清游。
神物今何处,沧江空自流。
客程二千里,吾道一扁舟。
徐孺祠前过,汀蘋为荐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冯茂叔分教丰城》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陈深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意蕴,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以下将详细解析这首作品:

  1. 作者背景:《送冯茂叔分教丰城》是宋代文学家陈深的作品。他的生活年代为宋末元初,这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陈深作为当时文人群体中的一员,其创作必然深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2. 诗歌原文与译文

  • 诗的原文如下:“晋朝雷焕地,君去是清游。神物今何处,沧江空自流。客程二千里,吾道一扁舟。徐孺祠前过,汀苹为荐羞。”
  • 译文如下:晋朝雷焕曾经到访过此地(丰城),如今您离去之后,这里仿佛成了一片清幽之地。但那传说中的神物如今又在哪里呢?只能看着沧江水静静流淌。为了您的行程,我们共走了两千里的路;而我的行舟则如同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在徐孺子的祠堂前,我们还走过了,只见岸边的汀苹花为您准备了一顿清淡的宴席。
  1. 作品赏析
  • 意境描绘:诗人通过对晋朝雷焕地的描述,引出对友人离去后场景的描绘,形成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同时,“神物今何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传说中神秘事物的怀念与遐想。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对友人远行的不舍,还是对自己旅途的感慨,都表达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结尾部分,诗人用汀苹花为友饯别的情景,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温情。
  1. 写作背景:关于此诗的写作背景,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资料可以考证。然而,可以推测的是,这应当是在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的背景下,文人之间相互送别,抒发感慨的一种常见现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更深的情感与思考。

《送冯茂叔分教丰城》不仅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离别之情的作品,它还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