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李海一尚书

记得去年寒食后,君从北上我西游。
山川总入英豪气,风雨不堪离别愁。
归马有知元识路,来鸿无信动经秋。
燕台又拟相逢日,共说长安古帝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李海一尚书》是元代诗人陈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李海一的怀念,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共谈往昔的期盼。具体分析如下:

  1. 作者生平
  • 陈宜甫,元代诗人,其创作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他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反映了元朝文人的生活状态。
  1. 诗歌原文
  • “记得去年寒食后,君从北上我西游。”这句描述了两位朋友在寒食节后的分别,一方北上,一方西游,象征着他们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道路。
  • “山川总入英豪气,风雨不堪离别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才华的赞扬(山川入英豪气),也有对别离的忧愁。
  • “归马有知元识路,来鸿无信动经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即使归马能够识别道路,来鸿却无法传达消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变迁。
  • “燕台又拟相逢日,共说长安古帝州。”最后两句,诗人设想再次相聚的日子,希望能够在长安古城中重叙旧情,表达出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其离去的情感。
  • “山川总入英豪气”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情,也体现了对友人气质的钦佩和尊重。
  • “归马有知元识路”和”来鸿无信动经秋”等句,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度。
  • 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以及对将来相聚的期待。

《怀李海一尚书》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谊的诗歌,也是对元代文人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的生动描绘。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色,也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