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平原赵郡公赠山桃杖

君不见少陵桃竹杖,拔剑或与蛟龙争。又不见东坡铁拄杖,迸火石上飞裂星。
二公去已久,今遇平原叟。吾衰气未馁,欲趁牛马走。
美君出入真如飞,山桃拄杖长相随。秋岩老人敚所好,惭愧慷慨掷与之。
赤蛇入手鳞甲缩,可游天下弃车毂。大道徐行鬼神哭,探出一指豺虎伏。
横挑百钱寻酒家,不须经卷挂南华。春风好访瑶池去,试问蟠桃几度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平原赵郡公赠山桃杖》是元代诗人陈宜甫创作的诗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元代诗歌的代表之一。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陈宜甫(约1290—1345年),字子远,号云泉散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一位元四大家之一,与黄溍、柳贯、欧阳玄并称“金华四先生”。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尤其是对山水田园诗的描绘尤为出色。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1. 诗歌原文
    君不见少陵桃竹杖,拔剑或与蛟龙争。又不见东坡铁拄杖,迸火石上飞裂星。二公去已久,今遇平原叟。吾衰气未馁,欲趁牛马走。美君出入真如飞,山桃拄杖长相随。秋岩老人敚所好,惭愧慷慨掷与之。赤蛇入手鳞甲缩,可游天下弃车毂。大道徐行鬼神哭,探出一指豺虎伏。横挑百钱寻酒家,不须经卷挂南华。春风好访瑶池去,试问蟠桃几度花。

  2. 诗作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所使用的杖具,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的追求。其中,“拔剑或与蛟龙争”与“迸火石上飞裂星”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文人们手中的杖具如同神兵利器,能够与之抗衡的力量。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既体现了文人的英勇豪迈,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 寓意丰富:诗中多次提到的“山桃”和“山桃杖”,象征着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山桃拄杖长相随”这一意象,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人生道路上能与知己相伴,共度时光的美好愿望。
  • 语言优美:诗的语言优美流畅,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特别是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谢平原赵郡公赠山桃杖》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展现元代文人精神风貌的艺术画卷。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