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少陵桃竹杖,拔剑或与蛟龙争。又不见东坡铁拄杖,迸火石上飞裂星。
二公去已久,今遇平原叟。吾衰气未馁,欲趁牛马走。
美君出入真如飞,山桃拄杖长相随。秋岩老人敚所好,惭愧慷慨掷与之。
赤蛇入手鳞甲缩,可游天下弃车毂。大道徐行鬼神哭,探出一指豺虎伏。
横挑百钱寻酒家,不须经卷挂南华。春风好访瑶池去,试问蟠桃几度花。
谢平原赵郡公赠山桃杖
古风诗意与赏析
《谢平原赵郡公赠山桃杖》是元代诗人陈宜甫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上著名的文人——杜甫和苏轼,表达了对平原叟这位当代高人的赞美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及注释:
君不见少陵(指杜甫)桃竹杖,拔剑或与蛟龙争。
又不见东坡铁拄杖,迸火石上飞裂星。
二公去已久,今遇平原叟。
吾衰气未馁,欲趁牛马走。
美君出入真如飞,山桃拄杖长相随。
秋岩老人敚所好,惭愧慷慨掷与之。
赤蛇入手鳞甲缩,可游天下弃车毂。
大道徐行鬼神哭,探出一指豺虎伏。
横挑百钱寻酒家,不须经卷挂南华。
春风好访瑶池去,试问蟠桃几度花。
注释
- 君不见少陵桃竹杖:少陵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其“桃竹杖”指的是他常用的一种杖,象征着其文采风流。
- 拔剑或与蛟龙争:形容杜甫的文学造诣极高,能以笔为剑,与世间的强者一较高下。
- 又不见东坡铁拄杖:东坡指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其“铁拄杖”则象征着他坚韧不屈的性格和深厚的学问。
- 迸火石上飞裂星:形容苏轼用手中的铁杖在坚硬的石头上敲击发出火花,如同星辰般璀璨。
- 二公去已久:两位历史人物已经逝去多年。
- 今遇平原叟:现代遇到了像平原叟这样的高人。
- 吾衰气未馁:虽然自己年老气衰,但志向未减。
- 欲趁牛马走:形容自己的雄心壮志,希望像赶牛赶马一样快跑。
- 美君出入真如飞:形容平原叟的行走自如如飞。
- 秋岩老人敚所好:描述秋岩老人喜好的事物。
- 惭愧慷慨掷之:形容诗人对平原叟的赞赏,也体现了自己谦虚的态度。
- 赤蛇入手鳞甲缩:形容手中赤蛇的鳞甲收缩,象征力量的消失。
- 可游天下弃车毂:形容其才华横溢,足以让世人放弃世俗的一切追求。
- 大道徐行鬼神哭:形容大道之行,鬼神为之哀泣。
- 探出一指豺虎伏:形容出手之间犹如神力无边,让敌人无处可逃。
- 横挑百钱寻酒家:形容豪放洒脱的生活态度。
- 不须经卷挂南华:表明不必拘泥于经书,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 春风好访瑶池去:形容春天到来,希望前往仙境瑶池游玩。
- 试问蟠桃几度花:借询问蟠桃树开花的时间,隐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赏析
陈宜甫通过这首诗,不仅赞颂了平原叟的才华与风采,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理想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历史名人的描绘以及自身的感慨,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个人情感。
-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了古典诗歌常见的比兴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隐喻了人物性格和时代精神。例如,“拔剑或与蛟龙争”暗喻杜甫的文才与人格魅力,“迸火石上飞裂星”则比喻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格独立。这种手法使得诗歌既富有形象性,又充满了哲理。
- 思想内容:此诗深刻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前辈英杰消逝后的感慨与自省,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思考。通过赞美平原叟的高洁品德和非凡才华,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 情感表达:此诗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从对前辈的敬仰到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情感层次丰富而深邃。尤其是最后两句,通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结语
陈宜甫的《谢平原赵郡公赠山桃杖》不仅是一首赞美之作,更是一部充满哲思与人文情怀的杰作。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对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灵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