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蠓飞从何处来,泊我书叶如点埃。
眼明细辨见形状,喙潜脚动翼稍开。
虽云区区至微命,汝亦含灵存本性。
不随蚋蟆𠾱人肤,独立暂时那忍屏。
君不见庄生广论万物齐,蚊睫可托焦螟栖。
仲尼一听老聃语,自愧闻道犹醯鸡。
呜呼古人已往不复返,对汝兴思重嗟叹。
【注释】
一蠓吟:指蚊子。
留承旨赋:指为蚊子写的赋。
一蠓飞从何处来,泊我书叶如点埃:问蚊子是从哪儿飞来的?落在我的书上就像灰尘一样。
眼明细辨见形状,喙潜脚动翼稍开:用眼睛仔细看,就能看清蚊子的形状,它的嘴巴藏在翅膀里,脚是活动的。
虽云区区至微命,汝亦含灵存本性:虽然你生命微小,但你还是有生命的。
不随蚋蟆𠾱人肤,独立暂时那忍屏:你不要像蚋和蛤蟆那样在人的皮肤上停留,你要独立地存在。
君不见庄生广论万物齐,蚊睫可托焦螟栖;仲尼一听老聃语,自愧闻道犹醯鸡:你看庄子怎样论述万物都是齐同的,就像蚊子的睫毛能够托住焦螟一样。孔子听了老子的话后感到惭愧,他认为自己对“道”的理解还像一只被醋淹死的鸡一样浅薄。
呜呼古人已往不复返,对汝兴思重嗟叹:唉,古人已经过去了,不会再回来了,我对你的感触很深,感慨万千。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蚊子的诗。诗人首先描绘了蚊子在人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无处不在的形象,然后通过对蚊子形态特征的细致描摹,揭示了蚊子的生理习性,进而又以苍蝇和蜘蛛等小虫作对比,指出了它们与蚊子的不同,最后诗人借由庄子和孔子的对话,表明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抒发了对蚊子存在的感慨之情。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蚊子这一平常之物写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