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贡问君子章

出话谁能敢不仁,未行未足信于人。
欲求内外皆无间,兑口终须后艮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论语·子贡问君子》是一篇记载孔子和子贡之间对话的文献。子贡(前520-450年),名商,字子羽,是春秋时期鲁国高密人,孔子的学生之一。《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的论述。

在这篇对话中,子贡向孔子提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有三种快乐:一是当父母健在、兄弟平安时的快乐;二是对得起天地、对得起他人的快乐;三是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来贡献社会的快乐。

《论语》中还有许多其他关于君子和道德修养的内容,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即追求道德完善和社会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