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吾生复何之。故园三径在,桃李不成蹊。
台榭荒凉已无忧,阶除寂寞人已希。胡飘飘而不返,将役役以奚为。
丈夫不自量,处世宁堪悲。省一朝之若是,悟百年之已非。
饭山曾是饿唐甫,首阳曾是饿夷齐。名重天下何足比,利重天下何足奇。
觉利名之不昧,知贫贱而勿悲。归去来兮归去来,长安纵好休徘徊。
足巾屏之行李,拂藜杖之尘埃。杜宇知我意,声声苦相催。
故园行乐处,满地生苍苔。归去来兮,闽山之巅。山奇水秀,可以忘年。
水渺茫而洁白,山排闼以争前。昔年桃李,依旧成阡。
石径萦纡而藤萝耸茂,茅茨幽迥而松菊争妍。盘餐三百品,食足二顷田。
吟且咏,乐且禅。饱而嬉,困而眠。心坦坦,腹平平。正是故园行乐处,谁知此乐乐悠然。
东风起兮百草芊,绿杨飞絮杏花鲜。蝶翅乱,鸟声喧。
翠欲黛,红欲燃。归去故园行乐处,幽鸟一声啼杜鹃。
落花红紫草成毡,黄梅肥弹柳三眠。蝉嘒嘒,蝶翩翩。
笋翻箨,荷贴钱。归去故园行乐处,几阵南风入舜弦。
西风至兮鸿雁来,万物萧条景物猜。虫声切,猿啸哀。
梧桐败,菊花开。归去故园行乐处,清风明月好安排。
霜风凛凛雪花飞,村落无人猿夜啼。泉酒冽,溪鱼肥。
燃兽炭,拨蹲鸱。归去故园行乐处,竹外梅花三两枝。
红日三竿渔父去,云迷四野牧童归。朝暮之情何已矣,四时之景已如斯。
已矣乎曷之,予知归去兮。松菊候门而南山耸媚,花鸟欣迎而北岭喧呼。
悔知非之既晚,乐成赋以归欤。
归去来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去来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抒情小赋,作于作者辞官之初,是他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下面将从多个角度介绍这篇文学作品:
- 创作背景: 《归去来辞》是陶渊明在辞官初期所创作的,体现了他对于当时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内容主题: 文章主要叙述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
- 艺术特色: 陶渊明运用诗心慧眼透视生活,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
- 影响意义: 《归去来辞》不仅是陶渊明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归隐意识的代表之作,其影响深远。
- 文化价值: 作为古代文人归隐精神的典型代表,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思想风貌,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 文学地位:《归去来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其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至今仍被人们所称道。
- 书法艺术:陶渊明的书法作品也展现了他对《归去来辞》的理解和感情,书法艺术与文学的结合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欣赏的窗口。
《归去来辞》不仅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陶渊明对于自由、宁静和自然的独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