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本元上人相别

君向雷峰塔边住,诗成总在倚阑时。
苏堤残柳凝烟小,葛坞闲云度水迟。
衲子定回花绕屋,故人别后草生墀。
相知不似相忘好,谁说庄周与惠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本元上人相别》是元代诗人陈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次韵本元上人相别》的创作时间与作者陈旅的生活背景紧密相连。这首诗体现了陈旅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元代的社会动荡和文人的境遇使得许多诗人都经历了从仕到退隐的转变,而陈旅也不例外。作为元兴化莆田人,陈旅幼孤且笃志于学,以荐为闽海儒学官。他的诗歌多表达出对友情的珍惜和人生的感悟。

  2. 诗歌内容:《次韵本元上人相别》的内容深情而细腻,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感。诗中的“君向雷峰塔边住,诗成总在倚阑时”,描绘了友人居住的地方与作者创作诗歌的时间,展现了两人之间频繁的交流和互动。“苏堤残柳凝烟小,葛坞闲云度水迟”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同时暗合了友人的闲适生活态度。“衲子定回花绕屋,故人别后草生墀”,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的感伤。

  3. 诗歌艺术手法:《次韵本元上人相别》的艺术魅力还体现在它巧妙的语言运用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上。诗中“相知不似相忘好,谁说庄周与惠施”一句,不仅体现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引用,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此外,整首诗歌的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字字珠玑,充分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

《次韵本元上人相别》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富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它让人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坚守内心的坚定和对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