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陈元麒

阿麒能读书,八岁贡京国。
翱翔公卿间,声誉颇籍籍。
我家越山南,汝家越山北。
及我官桥门,见汝长五尺。
翩翩丹穴雏,五采作毛翮。
昆仑上瑶树,上有实可食。
汝胡不此留,而去不可即。
乃翁携汝来,为汝头尽白。
辛苦携骨归,江蓠黯愁夕。
可怜东门吴,任达乃彊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陈元麒》是一首元代诗人陈旅创作的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元的深切怀念与哀叹。这首诗不仅是陈旅文学生涯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哭陈元麒》,包括作品背景、作者介绍以及诗句内容:

  1. 作者简介:《哭陈元麒》的作者是元兴化莆田人陈旅。陈旅幼年丧父,但并不因此放弃学业,而是通过勤奋学习,博学多闻。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在学术和政治上有显著的表现。陈旅曾以荐举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受到虞集的赞赏,后被推荐至国子助教、江浙儒学副提举等职,并在顺帝至正初年累官国子监丞卒。

  2. 作品背景:《哭陈元麒》的创作背景是元代社会动荡之际,文人墨客常因政治变迁而遭受挫折,陈旅的诗作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陈元麒能读书八岁贡京国,后来名声颇籍籍,但最终未能留在家乡,而是随父亲来到京城。这种背景使得陈旅对陈元的离去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悲痛。

  3. 诗作原文及翻译赏析:陈旅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陈元的成长过程和其命运的转变,从“阿麒能读书”到“八岁贡京国”,再到“翱翔公卿间”,展现了陈元在不同阶段的风采。然而,“我家越山南,汝家越山北”两句透露出两人相隔之远,也暗示了陈元无法留在自己身边的命运。最后一句“辛苦携骨归,江蓠黯愁夕”则表达了陈旅对陈元远行后的孤独和哀愁。

《哭陈元麒》作为陈旅的代表作之一,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伏,更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和高尚的人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