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中流水澜翻落,画里秋山杂沓开。
更欲移床傍修竹,卧看饥鹤啄莓苔。
陈仲渊别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仲渊别室》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古诗,由元代诗人袁易创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琴中流水澜翻落,画里秋山杂沓开。更欲移床傍修竹,卧看饥鹤啄莓苔。
诗句赏析:袁易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首句“琴中流水澜翻落”,以琴声喻水声,形容流水声如同琴音一般悠扬、动听。次句“画里秋山杂沓开”,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山峦叠嶂,色彩斑斓,仿佛一幅精妙的画作。第三句“更欲移床傍修竹”,表达了诗人想要靠近竹林的愿望,竹影婆娑,为诗添了几分静谧与清凉。最后一联“卧看饥鹤啄莓苔”,则是诗人在静静的夜晚,躺在床上欣赏着饥鹤啄食莓苔的情景,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或所处环境有关。作为一个文人,袁易很可能在游历山川湖海之时,被大自然的美丽所感动,从而创作出这首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品。同时,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文人墨客们常以山水为题,抒发自己的情怀,因此袁易也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
《陈仲渊别室》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自然诗篇,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妙,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