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歌

我昔维舟彭泽县,东村西坞都行遍。茅屋深林十数家,数家茅屋连秋甸。
老翁七十蓑笠归,门外系牛桑下便。平原过雨草生香,远岫馀晖烟似练。
牧儿骑牛不知倦,吹笛山前任回转。自矜牛背稳如舟,笑我舟行命如线。
况是闾阎日相见,辞家万里非吾愿。非吾愿,归来耕稼逢秋宴,田间对尔空三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牧牛歌》是一首源自安徽沿江江南的民间童歌,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且在历史上多有记载。下面将具体介绍文学作品《牧牛歌》:

  1. 作品简介:《牧牛歌》,又称“铜陵牛歌”,属于传统民间童歌。关于它的确切起源年代难以查考,但它作为一首古老的山歌,代代相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2. 创作背景:在农耕文化盛行的江南地区,牧牛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牧童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在日常放牧中用歌声互相邀约,结伴嬉戏,甚至到了傍晚又以歌声相约回家。这样的情境下,《牧牛歌》便孕育而生。
  3. 主要内容:这首民歌通常没有乐器伴奏,牧童们张口即兴地歌唱,歌词内容大多描绘了牧童与牛之间的情感以及他们在自然中的欢乐。

《牧牛歌》不仅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地域特色的民歌,还是一种承载了丰富人文精神和乡土文化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